热点新闻
电商服务

头脑风暴分享沙龙——从BAT到TMD

作者:zhangjx      发布时间:2020-07-30 17:36:16      阅读量:

概念解析:

BAT,B指百度、A指阿里巴巴、T指腾讯,是中国三大互联网公司百度公司、阿里巴巴集团、腾讯公司首字母的缩写。BAT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三家互联网公司。中国互联网发展了20年,现在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三家巨头各自形成自己的体系和战略规划,分别掌握着中国的信息型数据、交易型数据、关系型数据,然后利用与大众的通道不断兼并后起的创新企业。

百度,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最大的中文网站。1999年底,身在美国硅谷的李彦宏看到了中国互联网及中文搜索引擎服务的巨大发展潜力,抱着技术改变世界的梦想,他毅然辞掉硅谷的高薪工作,携搜索引擎专利技术,于2000年1月1日在中关村创建了百度公司。“百度”二字来自于八百年前南宋词人辛弃疾的一句词:众里寻他千百度。这句话描述了词人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是以曾担任英语教师的马云为首的18人于1999年在杭州创立,他们相信互联网能够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让小企业通过创新与科技扩展业务,并在参与国内或全球市场竞争时处于更有利的位置。阿里巴巴集团经营多项业务,另外也从关联公司的业务和服务中取得经营商业生态系统上的支援。

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11月,由马化腾、张志东、许晨晔、陈一丹、曾李青五位创始人共同创立。是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综合服务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国服务用户最多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TMD一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对今日头条、美团、滴滴三家公司的简称。今日头条、美团、滴滴被称为继百度,阿里巴巴,腾讯三大互联网巨头之后占领互联网市场的第二梯队互联网创业公司。

今日头条是北京字节跳动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一款移动端新闻引擎APP,通过大数据为用户推荐信息,提供连接人与信息的服务。作为独角兽公司,头条业务范围还包括现金贷、游戏和社交。美团网是国内团购网站,成立于2010年3月4日,由王兴在北京创立。 2015年10月8日,大众点评网与美团网联合发布声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已共同成立一家新公司。滴滴出行是全球领先的移动出行平台;为用户提供出租车、快车、专车、豪华车、顺风车、公交、小巴、代驾、企业级、共享单车、外卖等全面的出行和运输服务平台。2018年7月,滴滴在软银年度创新大会期间宣布与软银成立了合资公司,为日本本地居民和游客提供出租车叫车服务和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那么从BAT到TMD,我们嗅到了哪些消费升级的新方向?

消费升级究竟是不是真的存在一直都是颇受争论的。质疑的人认为所谓的消费升级只不过是人们为了掩盖互联网红利落幕打出的一个新概念而已,力挺的人则认为所谓的消费升级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存在,它是人们在经历了互联网时代的洗礼之后做出的一个必然选择。

从整个行业正在发生的改变来看,这场席卷各行各业的消费升级的浪潮却是无时无刻不再发生着。淘宝造物节上出现的各式各样的新奇特的商品、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的不断落地、传统行业的“焕新”等一系列现象都在告诉我们,以产品和体验的升级为代表的消费升级已然成为行业发展的主流。

经历了早期吃饱穿暖的需求之后,人们开始朝着吃得好,穿得好的方向发展。在这个大背景下,对于消费升级的统一认识,直接决定着我们在未来发展过程当中是否真正能够把握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阿里、腾讯布局新零售、百度布局AI其实都是对消费升级的一种回应,而以TMD为代表的新生科技巨头对于自我发展战略的调整,同样是对消费升级的迎合。在互联网红利落幕、新技术方兴未艾的大背景下,认识并承认消费升级的存在成为是否能够真正把握下一个发展风口的关键。

入局者不断,消费升级已然成为事实

虽然早期人们并未对消费升级冠以合适的定义和概念,但是,有关互联网红利已经落幕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通过新的方式去解决那些互联网技术无法解决的痛点和难题,其实正是消费升级的一种直接体现。早期,我们看到的是以阿里、腾讯、百度、京东为代表的头部互联网公司的加入,随后,我们看到的是以拼多多、抖音、快手、美团、携程为代表的紧随其后。虽然人们对消费升级依然有很多争议,但是,随着入局者的不断增多,消费升级依然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首先,消费升级体现在需求上的改变上。在互联网时代,人们仅仅只是期望通过电商、外卖、金融、家装等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平台简单、方便地获得产品和服务,方便、快捷是决定他们是不是真正成为一家互联网平台客户的真正原因所在。在这个因素的影响下,我们看到谁能够尽可能多地提供诸如此类的产品,谁能够快速地让用户获得产品,谁就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生存下来。

其次,消费升级体现在供给的改变上。以往,真正给用户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依然是传统的产生和制造企业,互联网平台充当的是一个中间商和撮合者的角色。所以说,互联网仅仅改变的是人们获取产品的方式和渠道,并未真正改变上游商品的供给。当流量红利不再后,我们还是需要回归到以产品来获得用户的轨道上来。于是,一场以赋能、改造为代表的全新发展开始出现,新零售、新金融、新制造等一系列概念都在这个大概念下诞生的。无论是赋能,还是改造,从根本来看都是在改变商品的供应逻辑,改变产品本身,从产品来赢得用户。在这个现象的背后,其实依然是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我们现在看到的大数据、智能科技、云计算为代表的新技术越来越多地给上游的制造业、物流业、金融业进行深度赋能,从底层逻辑上其实就是在改变传统的供给模式。从表面上看,这些都是基于新技术衍生而来的新发展方式,从底层逻辑来看,其实都是对消费升级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三,大型平台角色的改变。其实,大型平台角色的改变同样在印证着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为什么这么说呢?回顾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脉络,我们可以窥探到其中的底层逻辑。在互联网时代,平台方所做的就是一个简单的撮合和对接的工作,无论是各式各样的购物节,还是各式各样的运营方案,其实都是促成买卖双方交易的达成。这也是为什么以阿里、京东为代表的大型电商平台的信息费和广告费是收入主体的关键因素所在。

当流量红利不再后,再去依靠撮合和对接去实现盈利开始面临困难,大型平台需要寻找新的盈利方式和手段。同简单撮合不同,深度加入到商品的生产和供应等流程当中来实现新的盈利成为诸多大型平台的新选择。因此,我们看到阿里、腾讯开始通过资本运作去加入到线下新零售的布局当中,同样,以技术中台为核心,这些大型平台开始参与到制造、供应、销售等诸多流程和环节当中。表面上看,大型平台的角色改变是为了改变自身遭遇到的瓶颈,而从内在来看,大型平台的角色改变是为了迎合消费升级时代的来临。因此,如果我们去寻找消费升级的底层逻辑的话,大型平台的角色转变同样是一个不可被忽视的方面。正是有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正在发生的这些改变,所以,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消费升级的战局当中。早期,仅仅只有头部的科技公司的加入,慢慢地以美团、携程、滴滴为代表的新生的互联网企业同样加入其中。玩家的不断入局,让有些争议的消费升级开始成为现实,由此,开始衍生出一个后互联网时代的新风口。

消费升级渐成,互联网之外的新方向在哪?

玩家的不断加入在让消费升级成为一种必然的同时,同样为我们打开了互联网之外的新发生方向。从新零售到产业互联网再到数字经济,几乎都是遵循着消费升级步调在推进。在互联网业已落幕的大背景下,消费升级下的新方向在哪?

赋能上游,改造供应端。B端行业被认为是下一个发展风口和方向,这其实是在消费升级的大背景下逐渐被推到前台的。除了一些有能力的B端可以进行自我革新之外,很大一部分B端其实并不擅长改变自我。在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科技巨头的力量来去做那些B端行业想做,但又做不好的事情。这就叫做赋能。我们看到,无论是在今年的云栖大会上,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将阿里定位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和发动机,还是早期阿里业已开展的有关新零售的相关动作,其实内在的逻辑都是在赋能上游,改造B端。虽然它们的叫法不同,但是,从内在的逻辑上来看,却是一脉相承的。如果我们来寻找消费升级风口下的发展新方向,赋能上游,改造供应端无疑是一个新方向。从当前头部公司的一些动作来看,赋能上游和改造供应端主要是从互联网时代的数据积累和新技术时代的技术应用两个方面来实现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所谓的数字经济和新技术经济其实颇有一些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味道。

迎合用户,满足新需求。消费升级之所以被称作消费升级,其出发点就是在消费上。何为消费?其实说到底还是用户。如果我们寻找消费升级下的新风口的话,迎合用户,满足用户的新需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方向。我们看到的淘宝的千人千面、盒马鲜生的线上和线下的统一、VR/AR技术在不同领域和行业的应用,其实都是为了迎合用户的新需求,通过这些新的方式和新的技术来满足用户新出现的需求,最终实现激活用户的目标。京东其实在做了无人超市、无人餐厅等一些新的尝试,这些尝试其实都是为了迎合用户,通过新的方式来满足用户的新需求。从这个角度来看,其实这些所谓的新物种,其实背后依然是迎合用户的新需求。通过将这些新的东西提供给用户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因此,如果我们寻找消费升级时代的新方向的话,那么,以迎合用户和满足用户为代表的新需求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改造平台,适应新角色。在消费升级时代来临的大背景下,传统意义上的平台其实已经开始逐渐消失了。互联网企业和传统企业之间的鸿沟同样正在填埋,未来,这种两元对立的局面将会被一元的状态所取代。在这个背景下,我们需要对平台进行改造,通过适应新角色来实现新发展。那么,未来的平台将会有哪些新角色呢?对标阿里、京东这些头部的电商平台,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未来的平台更多地承担的是一个中台的功能。数据在这里聚合、技术在这里创新、供求在这里联通……一句话,未来的平台将不再是字面意义上的平台,而是一个多面手。借助平台,我们可以赋能上游生产和供应,我们可以满足用户需求,我们可以深度到生产和供应的第一线,总之,平台不再是对接,而是开始深入到了行业发展的方方面面。阿里、京东、腾讯等头部的互联网公司的布局就是未来的平台的发展方向。当入局者不断增多,原本略显争议的消费升级开始成为既定事实。在这个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试图通过加持消费升级的概念掘金。阿里如此,腾讯如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异军突起的TMD同样如此。抛开层层迷雾,找准互联网之外的新方向或许才是真正把握消费升级新风口的关键所在。